人云亦云,Yahoo! 奇摩知識+

昨天從南投竹山的紫南宮回來,剛剛在 Yahoo! 奇摩知識+看有關紫南宮的發財金用法,跟廟方的說法完全不同。


根據紫南宮廟方表示,求到的發財金一定要全數用完,不限當日使用,也不限制買什麼東西。(買什麼都行,就是不能捐回給廟方)

原因是這些錢要出去幫忙帶錢回來,也就是所謂的錢滾錢。

然而在知識+上面有的網友說要「一次花100」,有的說要「存銀行」,當然也有「100放皮包、剩下放銀行」的答案。

總之,有人問就有人拿別人的答案來貼。我翻遍所有的知識+,幾乎全部都是叫人把錢存起來或是放在錢包,沒有一個人實際跟廟方確認過。只有這篇比較接近廟方說法:

通常他(發財金)的用途都是在投資、做生意上
也是因為人家在商場上有所回報才會去還錢或還願。
放在錢包我是是頭一次聽到@@

之前我在 Yahoo! 知識+看到開啟 EPS 檔案的方式,解答也清一色都是貼來貼去,所有的解答方式都指向使用商業軟體來開啟。是網路盜版族太多,還是富人太多? 為了看 EPS 檔案跑去買一套 CorelDraw、Illustrator、FreeHand、PhotoShop? 難道沒人知道有 GhostView 這種東西嗎?

值得思考的是,如果在 Yahoo! 知識+遇到錯誤的解答有辦法做澄清嗎?
目前的答案是「沒有!」

Yahoo! 知識+類似問題的數量實在太多,同樣的問題一問再問,完全沒有經過整理。

看到錯誤的答案想消毒? 除非有恆心到知識+的意見欄一篇篇發表正確解答,但是發表的內容並不保證會有人會看到,就算看到也不一定會相信解答的內容。

Yahoo! 知識+採用自由發問及回答的形式,完全對於知識內容不用負擔任何的責任,也就是默許錯誤知識不斷流傳下去,在這種求知環境所衍生出來的問題,實在為網路族群及人類的下一代擔心。

商業網站絕大多數是按照商業利益考量來設計,並不具有社會公益及促進人類發展的使命存在,因此更別期待可以透過商業的知識網站來提升社會知識水準。

當然網路上也不乏具有崇高理想,卻又經費短缺的網站,同樣屬於知識類型的百科全書網站 WikiPedia 就是一個例子。

網路的確是非常便利的求知工具,但是過份依賴網路取得的答案,很容易喪失思考判斷的能力,尤其像知識+裡面貼答案賺點數的人實在太多了,很容易讓網友被錯誤知識的洪流給吞噬。

人云亦云,網路只是一個工具,它可以幫你找到求知的方向跟參考的資料,但是不一定能給你正確解答,真正的答案必須透過自己的思考及判斷,這也是人腦的價值所在。

14 comments On 人云亦云,Yahoo! 奇摩知識+

  • Yahoo! 奇摩知識+ or 垃圾+ ?

    摘錄自: Neo’s Blog

    Yahoo! 知識+採用自由發問及回答的形式,完全對於知識內容不用負擔任何的責任,也就是默許錯誤知識不斷流傳下去,在這種求知環境所衍生出來的問題,實在為網路

  • 說的沒錯
    在發表文章或轉貼轉寄的同時
    簡單做一些蒐證的工作
    是一種負責的態度

  • 認同你的話
    我覺得奇摩知識有點無聊!
    重複被問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
    而且這種沒有體系與架構(甚至不能確定是對是錯!)的混亂知識
    真的是對大腦沒啥幫助!

    我覺得Wiki還比較有趣一點呢!
    不過這是我個人的偏見!
    (也代表個人立場啦!)

  • [Blog]引用?轉貼?全文照登?

    今天看了WebLeOn’s Blog的Trackback正在死去和透過Richy’s Blog的網路並不如煙這篇文章轉而看到的Neo’s Blog的人云亦云,Yahoo! 奇摩知識+,心裡實在覺得蠻認同的。網路本來就因為其特性使然,資料

  • 呵,有時我很恨這些會做行銷的公司
    這會使錯誤資訊被大量散佈…
    當這些錯誤概念被深植以後
    要花更多倍的利器來扭轉

  • 平面媒體存在的價值

    在這幾年裡面,平面媒體存在的理由,一直是我斷斷續續在思考的一件事,直到目前為止,以我有限的眼界,我能看到的東西是「品牌」的保證。

    這幾天我看到《

  • 真相、謊言、跟不當累積

    我目前的想法,是從信任程度的觀點去切入,雖然目前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,不過應該可以讓真相、謊言、跟不當累積有一個可行的方式去區別出來。

  • 知識+是個笑點不斷的好地方啊…
    幸好我目前搜尋過的東西都是解答不錯的
    沒人監督個真正有用的評鑑機制,又會流於成聊天性質的討論版吧。

  • 贊成您所說的
    知識+的東西看看就好,不過有時候可以看到一些有用的資訊
    不過這些東西就像四書五經中的蠟筆小新一樣的稀有..

  • 這一類的東西,其實只是提供大家分享自己經驗的園地而已
    至於這些經驗值不值得叫「知識」,就見仁見智
    不管它是用什麼樣的名稱
    重點在於讓大家提供出自己的東西,吸引人潮
    讓廠商的廣告或是收費的項目能有顧客

    賺錢才是目的,知識是不是知識,他哪有那個時間去查證啊…

  • 讓我想到有次自己的回答沒有中選
    卻是錯誤的解答被選為最佳解答時,真是無言

  • 不會啊,主要是看你問什麼。

    若你問的是比較專業的問題,例如實際上正遭遇檢調法律問題,醫療問題,經濟問題,消費訴訟問題,或是一般各行各業的專業問題,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你要的找的人。
    他們會提供一些相當實際的訊息,或介紹你到某些專業的網站,而且時常是立刻上就立刻有答案。
    事實上,若你常用奇摩知識,你會知道,你從這網站上所能得到的實用資訊,可能要找幾百個討論區,找上幾個月,才有可能蒐集得到。
    記得用關鍵字去找,或者自己問,若是隨便亂逛,的確是會讓人很想吐的….

  • 為什麼會打上”比較接近廟方說法”意思就是說也沒有確定是廟方說法囉
    其實放在哪邊見仁見智!既然奇摩知識+有人發問!當然回答的人是有借
    過或是自己朋友有借過才會衍生出來的答案吧!

  • 風痕影所說的情況是指回答者很可肯定自己的回答是正確的,
    但是發問者沒有採用(可能是無法判斷, 或問完就不管了),
    而系統自動啟動投票, 這就有可能使正確的答案不被採用,
    反而是錯誤答案被標示為正確, (如果該答案的回答者人氣高, 或有多個帳號),

    也就是說, 在這種機制下的最佳解答, 應該是指在有看到此問題的人的心目當中,
    最被接受的答案, 而正確性還是還是不被保證的.

    碰到這種情形, 對回答的人的確是不公平, 而剛好搜尋到此問題的人,
    則有被誤導的機會.

Leave a reply: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Site Footer

Sliding Sidebar